首页

女王之家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8:31:09 作者:科技向善看杭州: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 浏览量:44406

 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 题:科技向善看杭州: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

  作者 张煜欢

  “这颗种子在我心里快要发芽啦,每天我都为了它而更加努力呀……”近日,在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上,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机器狗引领下登台,用纯净童声唱响勇气之歌,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。

  科技与艺术携手共舞,彰显了杭州在科技助残领域的前沿探索。在充满创新活力的杭州,先进的科技成果亦成为承载着对残疾人关爱与希望的温暖载体,它们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。

盲童与机器狗带来表演。杭州市残联供图

  科技如何以向善的力量,为社会的公平与包容贡献力量?

  智能仿生手、电子导盲犬、外骨骼机器人……这些过去更多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“硬核”高科技,如今都已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,为他们的生活推开一扇美好之窗。

  科技助残,是用创新技术帮助残疾人群体完成“不可思议”的改变,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力量与希望。

  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新型智能仿生腿,可让截肢患者自如地行走;因视网膜黄斑变性致盲者,能通过佩戴装有人工视网膜视频处理器的眼镜,重见光明……走进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,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辅具如同一把把钥匙,为残疾人开启了许多“不可能”的大门。

  记者尝试与有着多年智能仿生手佩戴经验的残障人士倪敏成“握手”,感受到了“硬壳”仿生手背后的丝丝温度。“你看,佩戴仿生手以后我还能自如地写作书法,运笔也很流畅。”倪敏成笑着说。

智能仿生手弹琴现场。杭州市残联供图

  近年来,杭州聚力创建“数智助残先行市”,升级完善“辅具智配”“助残E站”“任务中心”等核心应用场景,创新打造助残E站语音端,实现全业务领域数智助残服务事项闭环管理中服务评价、回访、监督的数字化。如今,电子人工喉、头控仪、眼控仪等十余种高科技辅具纳入该市的辅具补贴目录,赋能残疾人共享社会生活。

  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,正赋予残疾人不一样的生命体验。

  在杭州市钱塘区,诸多智能医疗应用“呵护”着残疾人的健康生活。当地以社区医生开展上门服务工作为牵引,在“浙里办”服务端上架“家医助残”应用,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,该应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残疾预防、在线预约、云上诊疗、云上健康宣教等服务,“量身定制”的智能家庭医疗服务,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满满的重视与关爱。在杭州市滨江区,当地的江汉社区开启了“智能无障碍”社区模式,其创新推出AI智能化无障碍公共卫生间,里面不仅有AI人声引导系统,语音播报卫生间内设施情况和位置,还专门配备了盲文引导、警报铃等设备,帮助残疾人独立使用卫生间各设施。

 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未来杭州科技助残的应用场景或将不断拓展,科技与助残的融合也将更加深入,为残疾人创造出更多的可能,让他们在数字时代中能与健全人一样,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红利。

  “创新是推动助残事业不断向前的最大动力之一。我们很开心地看到,当下杭州一批科技型企业研发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,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。”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在杭州,科技创新已化作支撑行走的力量、照亮前路的微光、连接世界的声音。

  不久前落幕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,票决出杭州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,其中提到“为全市0-6岁儿童免费开展孤独症筛查”“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750人”“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”等内容。可以预见,在科技力量的持续赋能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这座智慧之城会以其持续涌动的创新活力,消融障碍的坚冰,为每一位残疾人铺设通往自立、融合、共享美好生活的温暖通途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艺术家“上海之春”舞台用美声演绎中国历代优秀诗词

11月13日,在珠海中国航展,台湾青年萧家庆在参观了展馆和观看飞机表演后,购买了两台飞机模型带回家。从文创店回到和朋友集合的地点,手里的歼-20和直-20飞机模型也迅速成为大家围观的焦点。萧家庆是一名老师,他这两份礼物准备送给学生,给学生们带去航展飞机一样“直升”的好运和力量。

重庆酉阳:木叶传情 一片树叶吹出土家族“情歌”

从史前星火到古代辉煌,从近代变革到当代发展,浙江构建了“100万年人类史”“1万年文化史”“5000多年文明史”和丝、瓷、茶之源等文化谱系。

专家分析丨美国“内顾”若成定局 北约与欧洲何去何从?

毛绒文创走红,揭示了消费的新趋势——当前,人们追求更“悦己”的情绪消费,愿意在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取悦自己,愿意为能慰藉心灵、提升幸福感、让自己快乐的产品和服务付费。因此,与其说年轻人在买毛绒文创,不如说是在买开心。今年5月,中消协发布的《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(2023)》也指出,近年来,出现了消费者为获得某种情绪或情感的满足而消费的现象。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,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的消费热点。

新疆首部编年体城市传记《乌鲁木齐传》与读者见面

一些审丑现象也在串联起年轻人的社交,成为一种新型的“社交货币”。“几天不刷短视频,就和朋友们聊不到一起了,别人玩梗的时候自己只能尬笑。”渤海大学学生宫玮说。她和舍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个寝室群,状态十分活跃,“火花”已经燃了近90天,“我们每天都在群里转发搞怪视频,有时候还会比谁的更‘土’”。

层叠的北京!八百年古都有哪些“隐藏版”故事?

第二天,正值长江巡护的日子,郑贤春穿上制服,和大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陈启洪一行4人,驾驶巡护船,对十几公里江面和岸线进行巡护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